3月8日晚,广东农垦水丰农场有限公司荔枝基地完成首次无人机夜间飞防作业,180亩核心区仅用4小时即告完成,较传统作业效率提升近5倍。
当日下午,农场飞防小队启动无人机喷洒作业,同步开展航线规划、药剂调配、电池更换等流程。本次作业创新采用“昼夜联合飞防”模式,充分利用夜间低风速、无日照蒸发的环境优势,使药剂雾滴沉降量提升30%,病虫害防治效果得到显著增强。
基地负责人陈兴文介绍,飞防小队6名飞手均已获取农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,人均接受超过120小时专业培训、拥有1500亩以上飞防经验,掌握三维航线规划、变量喷洒等核心技术。通过多机协同作业系统,飞防小队单日最大作业能力可达400亩,在大大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,较人工喷洒节省60%药剂用量。目前农场已建立无人机作业标准化流程,涵盖环境监测、药剂配比、飞行参数设置、路线规划等4个技术节点。
“夜间飞防通过精准施药,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。”飞防队员表示,开展飞防植保作业的荔枝园成花率显著提升。
水丰农场荔枝基地是广东农垦高标准荔枝示范园核心产区,妃子笑、冰荔、仙进奉、岭丰糯等品种改良成效显著,吸引了央视等拍摄报道。
“农场今年已经组建无人机植保服务中心,可为周边果园、南药基地提供社会化服务,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综合效益整体提升。”水丰农场负责人表示。
(供稿:茂名农垦集团、水丰农场)